星島日報 要小聰明,更要大智慧 – 香港聰明城市建設
撰文:楊全盛 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
行政長官於本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爲配合未來的發展方向,政府將以九龍東作爲發展聰明城市(Smart City)的試點,令九龍東成爲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商業區。其實,香港周邊的國家及地區例如日本、韓國、台灣等地的大城市等早已著手建設Smart City,以求增加城市的競爭力,國内很多大城市也積極建設Smart City,並有後來居上的優勢。
其實發展Smart City離不開資訊科技的建設。香港擁有國際一流的通訊設施,電訊和數據網絡覆蓋面廣。根據政府統計處在 2014 年進行的調查,約有 77%港人使用智能裝置。現時香港的家庭普及率達 83%,人均流動電話和通訊裝置為 2.3 個,互聯網平均最高連線速度屬全球最高之一,電訊收費處於全球最低之列。但要建設國際一流的Smart City, 我們不單止要有好的硬件,最重要是充分掌握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雲運算(Cloud Computing)、流動科技(Mobile Technology)及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sis)等技術的運用。舉個例子,路上安裝了智能交通燈,只是將交通燈連上感應器,自動偵測行人流量而轉燈的一個裝置,雖然有助改善目前人車正路的問題,但如何將裝置在每日轉燈的頻率,時間等轉化成有用的數據,給公衆參考之餘,也能爲日後的交通規劃提供更科學化的參考,便是建設Smart City的精髓。
筆者認爲要有效利用Smart City 中各種感應器收集所得的數據,政府除需成立一個具備豐富大數據分析經驗的團隊進行分析外,更可藉著開放數據,讓企業及公衆參與其中,從而研發更多創新技術,爲整個社會增值。
此外,建設Smart City如同飛機製造業一樣,能帶動更多創業及就業機會。據統計,製造一架波音747飛機需要由超過5000家大中小型廠商所生產的600萬件以上的零部件,其實建設一個Smart City 又何嘗不是有著類似的效果?故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在Smart City的建設中,必需優先選用本地創科企業的成果,尤其是著重本地中小企科研或相關企業的產品,因爲只有特區政府率先在首個Smart City試點内採購本地創科企業的產品,才能促進香港創科行業的持續發展,建設一個真正屬於香港的Smart City,我們更可利用香港作爲亞洲國際都會的優勢,在香港Smart City 建設中協助國家制定相關標準,以及協助將這些標準走出國際,爲世界各地的 Smart City建設作出貢獻。
坊間有人將Smart City 的中文名字翻譯成爲智慧城市,其實筆者較喜歡這個譯法,因爲聰明是從在技術層面上的,而智慧是從全局發展的層面去看的,但願我們建設的聰明城市,不單要有小聰明,更要有大智慧,這樣香港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而出,迎來更美好的發展。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2015年11月10日,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