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info: (852) 3480 4230, info@smartcity.org.hk
MEDIA CENTRE

【智慧城市】本港科技發展步伐緩慢 鄧兆星:別為用而用

on 29 Oct 2018



「推動智慧城市,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架構問題。」智慧城市聯盟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委員會主席鄧兆星博士說,智慧城市有四個重要的基石:政策、數據、科技及人才。2015年中央政策組(現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向策略發展委員會提交智慧城市研究報告;2016年有發展局的《香港2030+: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再到去年創科局的《智慧城市藍圖》。

看着眼前這堆文件,鄧兆星坦言不懷疑政府的推動決心,可是即使政府看見主導的需要,但在部門層面卻難以成事,結果在2016年前突破不多。直至去年,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成立並領導高層次、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督導委員會」),督導創科及智慧城市項目,目前已召開四次會議,曾討論開放政府數據、智慧城市進度等議題。鄧兆星認為,現在評論督導委員會能力言之尚早,但這反映過去僅憑決策局建設智慧城市能力有限,力度不夠便難以做事。

他解釋,跨部門合作是必須的,在現行架構中局與局互不統率,部門間也有隔閡,當提及智慧城市,單是拿資料也成問題,例如要到地政署取地形圖、到規劃署拿規劃圖,同時還需要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數據、經濟數據等,如果各項資料不能聯繫,便難以分析,遑論得出建設性的結果及改善建議。

以新加坡為例,當地在2014年成立「智慧國家計劃辦公室」,惟智慧城市涵蓋甚廣,涉及多個部門,辦公室經多次調整後,終在去年於總理辦公室下設立「智慧國及數位政府工作團」,由「智慧國及數位政府辦公室」及「政府科技局」組成,前者負責規劃新加坡智慧國政策及決定項目的優先順序,並推動政府內部轉型,由財政部、通訊及新聞部及總理辦公室等原本負責數碼政府及智慧措施相關人員組成;後者由資通訊媒體發展局改組而成,專責執行資通訊科技基礎設施的設置及應用。

開放數據是智慧城市的命脈,但香港政策匱乏,推動開放數據慢了幾拍。本為城市規劃師的鄧兆星,在土地利用和地理資訊系統應用兩個領域具有豐富經驗,他的博士論文便是研究如何結合地理資訊系统進行城市規劃。他指出政府數據及資訊理應是免費開放予公眾使用的,現實卻剛好相反,例如,如果要買下地政署提供的1:1000大比例全港基本地圖,動輒十多萬元,而政府統計處僅公開數據至「小規劃統計區」層次,範圍愈大,數據愈籠統便不利分析,「如果沒有高質素的數據,根本難以作出明智的決策,改善市民生活」。

他舉例,地政總署測繪處推出三維空間數據庫迄今,仍未完善,難以用作全面空間分析。這一套涵蓋全港的三維模型數碼數據,可標示建築物、基礎設施和地形等三種地物的幾何形狀、外觀和位置,但鄧形容此模型仍是相當粗疏,有些建築物只顯示大概外形,並沒有紋理影像圖,看上去白色一片。他慨嘆,如果政府能加以善用,為模型勾連環境、交通等數據,甚至與建築訊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結合,便可借用立體模型顯示樓宇溫度變化,了解熱島效應、屏風效應等對大廈溫度的影響,有助城市設計及規劃。

截至今年2月底,「資料一線通」網站載有逾3,200個不同數據集,當中有約2,900個數據集以機讀格式發放(包括JSON、XML、CSV等),其餘為圖像資料。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承諾政府部門須開放數據,在今年底前制訂及公布年度開放數據計劃。而創科局已在上月要求各政府部門提交清單,列明未來三年分別有什麼類型的數據能夠開放。鄧兆星認為,政府開放的數據已日漸增多,但可訂立數據的標準,要與時並進及質量並重,至於何時才完全開放,政府還欠公眾一個時間表。

在政府以外,私人機構沒有誘因公開數據,也是香港智慧城市發展緩慢的致命傷。由於本地開放數據仍處於基礎性階段,不少私人企業對開放數據有所保留,政府亦未有法規要求對方提供。鄧兆星強調,數據早已存在,是否開放僅事在人為,惟公私營協作共享數據仍有待加強:「(政府)可與私人機構訂立協議,設立監管制度甚至立法,在城市發展及保護私隱之間盡早取得平衡,(公私機構)總不能繼續一刀切以私隱為由拒絕公開。」

Origin from: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252346/%E6%99%BA%E6%85%A7%E5%9F%8E%E5%B8%82-%E6%9C%AC%E6%B8%AF%E7%A7%91%E6%8A%80%E7%99%BC%E5%B1%95%E6%AD%A5%E4%BC%90%E7%B7%A9%E6%85%A2-%E9%84%A7%E5%85%86%E6%98%9F-%E5%88%A5%E7%82%BA%E7%94%A8%E8%80%8C%E7%94%A8